2018年5月12日上午,应最佳博彩网站
院长许斗斗教授邀请,斯洛伐克尼特拉君士坦丁哲学家大学Michal Valco教授在F1-401教室做了鹭岛哲谭第143讲,题为《关系型自我:人类学与人格主义哲学-宗教的思考(The Relational Self: Philosophical-Religious Reflections in Anthropology and Personalism)》,这是迈克尔教授在华侨大学所做的第二场讲座。此次报告由王阳教授主持,花威教授、常旭旻副教授等教师和学生参加讲座。
Michal Valco教授认为,二十世纪发生了纳粹掌权,真实个性丧失与焦虑;消费主义的威胁;信息化社会里人的日渐疏远等非人类事实,穆尼耶(Mounier)、马尼坦(Maritain)等发起了人格运动,试图对抗人格解体和非人化,保护人类尊严。
迈克尔教授从内在和外在两个维度,分析了关系自我的概念。首先,从内在的角度,他借用了Sokolowski的人类乐观现象学,认为人具有内在能力(innate capacity),具有性善的可能;其次,从外在的角度,具有取决外部条件的偶然性(contingency)。只有关系才构成人之为人的基础。比如,我们首先接受母亲的爱,这是爱的被给予,这种关系构成我们人格的构成部分。以后,我们同样处于社会关系,正是基于我们与他人的关系,才有我们的人格构成的真实自我。
迈克尔的关系自我受益于克尔凯郭尔存在主义的启发,同样主张建立人的人格、尊严和不可剥夺的权利,借以取代客观的、普遍的、无涉价值的黑格尔思想传统,这样的关系自我有助于促进人格的尊重,以及社会的兼容和多元。
此次讲座历时两个多小时,王阳教授、花威教授、常旭旻副教授与部分研究生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,与Michal Valco教授进行了交流,最后Michal Valco 教授与在场师生合影留念。
Michal Valco 教授,男,斯洛伐克人。2005年在斯洛伐克夸美纽斯大学(Comenius University)获得哲学博士,现任斯洛伐克尼特拉君士坦丁哲学家大学(Constantine the Philosopher University)人文学院一般伦理和应用伦理系系主任、日利纳大学(University of Zilina)人文学院兼职教授,美国罗阿诺克学院客座教授,主要从事文化哲学、历史哲学、伦理学等方面的研究。Michal Valco教授在斯堪地纳维亚半岛国家的哲学领域研究处于领先水平,教授,系主任,博士生导师。

